国际金融形势对黄金的影响

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形势并不明朗。美国继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欧洲饱受债务危机困扰。黄金在充裕的流动性及避险买盘的推动下一路走高。而进入2011年,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确,欧元区债务危机短期也难以改善,宏观经济情况对黄金依然利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 10 月 6 日公布了 2011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IMF上调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 4.8%,此前预计为 4.6%;而下调 2011 年经济增长预期至 4.2%,此前预期为4.3%。在报告中,IMF 看好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以及欧元区主要国家经济增长,而下调美国和欧元区一些外围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

1、美国经济:危机与希望并存

2010年一季度,美国的经济前景曾经一度乐观,一季度的 GDP 年率增长 3.6%,就业和房地产都较 09 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是从进入第二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又开始出现增长大幅放缓的迹象,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再度疲软:全美营建许可在 3 月份达到最高点后,4、5 两月连续下滑,相应地,新屋开工数在 4 月份达到年内顶点后,也在 5、6 月连续出现大幅的下滑;房屋销售方面,2010 年全美新屋销售和成品房销售的顶峰均出现在 4 月份,从 5 月份至今都非常低迷。全美的商品房价格也同样在 5 月份达到最高(NAHB 房价指数在 5 月份达到年内最高 22),随后连续数月保持疲软的状态。

图2 美国房地产市场表现疲软
 

劳动力市场的疲软始终是美国经济的软肋,2010 年前 5 个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连续增长,但是从 6 月份开始,非农就业人数再次出现了大幅减少的趋势。到 11 月份,美国的非农部门失业率已经再次意外攀升到9.8%,逼近 10.1%的历史高点。

图3 美国失业率始终维持于高位,非农就业增长乏力
 

2010年底,为刺激经济增长,奥巴马总统与国会共和党议员达成了减税措施延长法案此举一度改善了美国民众的信心,也促使各大投行纷纷上调美国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但市场在欣喜的同时,也担忧美国日益庞大的债务。

与此同时,由于美国通胀水平温和(CPI仅为1.1%,详见图  ),为解决高失业率、低通胀以及经济复苏乏力,美联储于11月初的利率会议上,宣布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以前进一步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刺激经济,且规模大于市场预期的5000亿美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已经累计购买了 3000 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和 1.25 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累计向金融机构贴现、向信贷市场注资数十万亿美元。截至 12 月底,美联储的资产总规模在 2.43 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美联储新一轮的资产购买计划将会使其资产负债表再扩张 6000 亿美元,幅度约为 25%左右。

但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国际上遭到广泛批评,因为其可能扭曲全球金融市场,加大美元贬值预期,导致热钱流向新兴经济体。而就在市场人士为二次量化宽松能否取得成效展开激烈争论之际,QE3(三次量化宽松)的概念便已浮出水面,令市场担心明年美联储仍将大量印钞。

减税以及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为美国甚至全球经济注入极其宽松的流动性,使得信用货币进一步贬值,从而进一步支撑黄金价格走高。

2、欧洲债务危机:2011年仍将主导金融市场

自2009年底显露端倪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为了金融市场的“重头戏”。从2010年上半年的希腊到年末的爱尔兰,此轮危机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几个阶段,并大有蔓延之势,而危机的反复无常也令市场对欧元区信心渐失,鉴于欧盟(EU)管理机构并未出台令市场信服的措施,市场人士预计2011年欧债危机仍将肆虐。

虽然,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先后向希腊及爱尔兰提供了援助,欧盟领导人在峰会上同意修改里斯本条约(Lisbon Treaty)从而为2013年后创立永久性危机应对机制铺平道路,成员国领导人及相关官员也纷纷出面表态以期平复日渐恶化的市场情绪,但是债市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一再推高欧元区成员国国债收益率,甚至包括德国国债也未能逃过这一厄运。同时,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火上浇油”,不断下调欧元区各国的债务评级,在如此的恶性循环以及媒体和专家的渲染下,债务危机如泡沫般迅速膨胀,如果相关方面无法出台根本性的改革措施,欧债危机短期内恐难以平息,甚至将会影响到欧元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债务危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欧元区国家为控制债务所实施极为紧缩的财政措施又将为本已疲弱的经济复苏再添一抹阴霾,该地区成员国恐将无法兼顾减赤与复苏的双重任务。而德国为代表的成员国经济复苏相对较强,希腊等高负债国家则仍深陷泥沼,令欧洲央行(ECB)面临进退两难的政策困境。

预期2010年,欧元区国家难以平复的债务危机,将使得金融市场避险情绪蔓延,从而为黄金提供坚实的支撑。

 

 

免责条款: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Copyright © 99期货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镜像以及链接
声明:本网站提供资讯、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