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价格体制改革历史的回顾
张鹰
1978年至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工作主要由陈云负责。陈云经济工作的主要思想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 经济发展要保持四大平衡,即财政物价物资外汇平衡。在这期间,中国的经济基本保持保四争五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被有效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的深切推广,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理顺工农业价格剪刀差问题,放开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等问题,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都有待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
1984年莫干山会议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生重大转折的重大标志,是中国经济改革工作的理论基础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西方经济学理论转变的里程碑。大批“中青年经济学家”步入了历史舞台,他们针对当时中国经济现状,提出了“价格双轨制”,“适度通货膨胀无害论”,“价格闯关论”等观点。当时政府新的领导班子采纳了这些建议,自此国家价格改革的方针从“以调为主”变成“以放为主”。
价格双轨制指的是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一种特殊的价格体系,对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深入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但在由于经济改革同时,政治改革相应落后,大宗物资的价格双轨制也诱发了权力寻租和腐败,拉大了贫富差距。资本市场上也同样存在的价格双轨制:即非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的低廉的价格与流通股高昂的市场价格的并存,这至今对股市还有深远影响。
为了解决农村就业等问题,乡镇企业以银行信贷形式大批上马,导致了市场对货币的大量需求。在1984—1987年,货币供应量(M0)的增长相当于1979—1983年货币增加量的2.91倍,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4亿元,比1983年增加925亿元,增幅为174%。而国民经济的实际产值和货币发行总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额,引发了通货膨胀。人们面对“物价天天上涨,工资年年不动”的现实,开始挤兑银行存款,一轮又一轮的抢购风在全国蔓延。央行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的方式,应对了过热经济对货币量的需求,但这又进一步扩大通货膨胀的预期。
尽管如此,中央还准备继续强行进行全面的价格改革,中央领导不断表态中国的改革要“过五关斩六将”,物价改革虽然风险很大,但是“非搞不可”。各大媒体也大张旗鼓宣传“长痛”不如“短痛,“要迎着风险、迎着困难上”。1988年3月,上海率先调整了280种国民经济必须商品的价格,提价率占商品总量的80%,价格平均上涨30%,最高者达到80%。全国价格也紧跟着放开,导致1988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8.5%。但后由于全国抢购风铺天盖地,以及1989年六四事件爆发,这次价格改革最终被迫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