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金融属性的影响

和众多的其他商品相比,原油价格的波动不仅频率快,而且幅度也很大。这是由原油自身的金融属性对基本商品属性的放大而造成的。原油的商品属性是原油价格的基础,而原油的金融属性则体现在对其商品属性的预期上。在经济复苏阶段,对商品属性好转的预期往往替代了真实基本面的好转来影响油价。而全球各国普遍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更是
加大了原油价格振荡的幅度,充裕的流动性对基本面上较小的扰动起到放大作用,导致油价呈现剧烈的波动。由此可见,虽然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是稳定而缓慢的,但是油价却会表现得相对动荡且缺乏规律。因此,虽然上半年基本面的变化并非十分的剧烈,但是国际原油的价格一直在宽幅震荡,其幅度达到了价格的10-25%。

为了应对美国经济自今年2 季度出现复苏渐缓的势头,美国政府于11 月份再度重启量化宽松政策,从而使得原本已经十分充裕的流动性变得近乎泛滥,资金从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加速流入了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美元的利率和国债收益率均创下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历史新低。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地位,虽然世界各国,尤其是包括中
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的做法大都表示了不满,但是都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来遏制外部热钱的涌入和物价被推涨。以中国为例,虽然为了抑制通胀和经济过热,中国屡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但是所起的效果却十分有限。国内充裕的流动性一方面是由于前期为了刺激经济而发放了大量贷款, 2009 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
万亿元,同比多增4.69 万亿元,2010 年截止10 月的数据,新增贷款也已达到6.9 万亿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际热钱的流入,给央行流动性管理带来了较大挑战。继9 月份我国外汇占款创下年内新高的2895.65 亿元之后,10 月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 亿元人民币,创出30 个月以来的新高。再加上国内央票的发行数量自11 月下旬来已经萎缩到极致,央票已经无法承担货币政策中的流动性回笼的功能。由此,充足的货币发行量和调控手段的匮乏使得短期内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维持在高位的局面不会改变。因此,原油的金融属性对原油的价格走势起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加剧了其震荡幅度的大小,另一方面,由于流动性的泛滥,推高了原油价格的震荡区间。

 

 

免责条款: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Copyright © 99期货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镜像以及链接
声明:本网站提供资讯、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