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间高利贷导致中小企业资金断裂的“温州危机”已引起高层关注,长假期间,温总理亲赴温州调研。民间借贷源于多方面深层次因素,温州的民间金融危机并不足以导致央行放松货币政策。如若此时放松货币政策,将影响宏观调控大局。温总理开出的“治温良方”虽有缓和作用,但民间借贷融资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中国式次贷危机”正渐行渐近,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不可不防。危机一旦深化,预期一旦强化,将导致投机资金从诸多投机性市场抽离,对包括大宗商品价格和股票价格在内的众多资产价格构成下行压力。
民间高利贷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主“跑路”甚至跳楼自杀的“温州危机”已引起高层关注。长假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携各大部委一把手到温州调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明确提出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和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温州发生的中小企业借贷危机对于当前的货币政策究竟会有什么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和股市又将何去何从?
一、货币政策难以放松
我们认为,在当前通胀仍处于高位而经济增长放缓有限的背景下,温州的民间金融危机并不足以导致央行放松货币政策。
1、民间借贷源于多方面深层次因素
早在上世纪90 年代,民间融资就已广泛存在。它的发展主要依托于私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领域的融资空白。温州民间融资的兴盛的有一些温州商人投机取巧的因素,也有政府金融体制改革不完善,金融政策不到位因素。长期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信贷“扶大放小”,诸多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不得不走向民间高息借贷之路。为了应对货币超发和CPI 高企的问题,2010 年四季度以来的紧缩货币政策为民间融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们认为资金的逐利性、银行授信的不平等和史无前例的楼市调控导致了民间借贷的如火如荼。一方面,信贷收缩和宏观调控下,大量中小企业以及受行业政策限制的房地产企业资金需求不能通过银行渠道满足,进而转向资金供应相对灵活的民间借贷。另一方面,长期的负利率、楼市调控和投资渠道的匮乏使得大量资金转向民间借贷机构以获取更高的收益。供需两旺下,资金中介如鱼得水,民间借贷蓬勃发展。温州事件可能会导致民间融资降温,从而加剧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进而进一步打击实体经济。然放松货币政策无法缓解中小企业危局,4万亿救市政策下一些企业的盲目投资,正是此次温州危机不可推卸的因素之一。因此,民间借贷源于多方面深层次因素,单靠放松货币政策不能解决问题。同时,放松货币政策也不能阻止民间资金因规避风险而逃离民间借贷市场。央行最新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再次强调货币政策继续从紧。而温州事件将导致民间融资收缩,客观上也会起到紧缩货币条件的作用。
2、放松货币将影响宏观调控大局
近几年,物价持续上涨,从大宗商品,传导至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企业经营、民众生活饱受通胀之累。当前CPI仍然高企,通胀压力依然严峻,如果此时放松货币政策的“缰绳”,物价这匹烈马很有可能发蹄狂奔。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也是本轮调控的重中之重,除短期融资外,房地产业成为民间资本投资的主要阵地。民间资本过度流入实体房地产领域,造成房价上涨压力过大。在限购、限贷、房产税、保障性住房和监督问责“五大利器”之下,楼市调控初显成效,房价开始松动。在调控的关键时刻,如果货币政策出现放松,继续吹大房地产泡沫,调控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如若此时放松货币政策,对宏观调控大局有害无益。
二、民间借贷规模超出预期
此前,温州民间高利贷现象见诸报端后,曾有官员多次出面澄清,然温总理在长假期间亲赴温州调研,从一个侧面也证实了问题的严重性。信贷紧缩和宏观调控下,民间融资正以燎原之势在全国各地发展,呈现范围广、利息高、参与者众的特点。范围广,其密集兴旺之地从江浙、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山西、内蒙古等资源丰富、经济高速发展的内陆地区;利息高,民间借贷年化利率基本都在3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80%;参与者众,借贷主体从制造业领域扩展至商贸流通甚至普通家庭。据报道,温州当地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由于行动的隐蔽性,民间借贷规模难有精确统计。据业内机构测算,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在2011 年中期同比增长38%至3.8 万亿元,占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总规模的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
三、中国式次贷危机影响不容低估
尽管温总理温州调研,提出从税负和融资两方面来解决温州中小企业借贷危机,要求一个月内把整个局势稳定下来。然目前温州出台的一系列应急政策仅能起缓和作用,由于经济增长放缓,经营环境恶化,资金链紧张已成为众多企业的现实压力。由于债务支付拖欠行为普遍存在且拖欠程度日益加深,企业间已然形成环环拖欠的恶性债务链。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入局,借贷的利息水涨船高,直至难以偿还,民间借贷的盛宴在疯狂中戛然而止。一旦民间资本借贷出现问题便会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引发一连串问题,中国式的次贷危机正渐行渐近。一直以来,中小企业习惯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生存发展,一旦信贷收缩,就会出现生存难的问题。从政府的角度而言,不排除其已做好最坏的打算和准备,对当前中小企业的困境抱着“优胜劣汰”的观点。一旦局势恶化,将会和08年一样出手维稳并协调各方进行债务重组。由于很多银行和上市公司的资金几经转手后都进入了民间借贷市场,危机一旦爆发,随之而来的资产拍卖、资产托管、债务清偿等连锁反应,将会使众多银行、企业受到牵连,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不可不防。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是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式次贷危机”预期不够。预期一旦强化,危机一旦深化,对市场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将导致投机资金从诸多投机性市场抽离,对包括大宗商品价格和股票价格在内的众多资产价格构成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