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榨季全球原糖市场持续去库存,若宏观面无太大扰动,糖价有望保持高位,但因缺口幅度有限,在天气正常情况下,糖市不具备大牛行情的基础。若进口成本不坍塌,国内制糖成本附近将有明显支撑。农产品估值上升的预期也将利好糖价。预计2021/2022榨季郑糖主要运行区间在5600—6600元/吨。 A2021/2022榨季全球食糖继续小幅去库 2022/2023榨季巴西产量不确定性较大 2021/2022榨季,干旱及霜冻对于巴西甘蔗产量及质量的影响逐渐显现,最终巴西中南部糖产量下降幅度超15%,为全球糖供应进入缺口周期奠定了基础。 2022/2023榨季巴西食糖产量变数较大,产量预估难下定论,天气及原油价格是关键因素。当前巴西天气尚可,但未来不确定性较大。明年一季度充足的降水是保证甘蔗产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拉尼娜现象已经显现,气象机构预计将持续整个冬季。通常情况下,拉尼娜天气使得巴西中南部出现干旱的概率较大,降雨将明显少于平均水平。此外,巴西将于2022年10月进行总统选举,能源价格扰动因素增加,进而影响巴西乙醇价格,制糖比也将受到影响。目前来看,巴西甘蔗产量难以大幅下降,最终产量受制糖比及甘蔗糖分影响较大,各家机构预计最终巴西产量将持平或微降。 印度产量的不确定性来自乙醇生产 印度2021/2022榨季食糖产量预计变化不大,不确定性来自乙醇生产对于甘蔗的消耗,出口仍将维持高位。根据印度糖厂协会(ISMA)预计,因乙醇生产带来甘蔗消耗,2021/2022榨季印度食糖产量稳定在3050万吨,本榨季仍需出口600万吨。截至2021年11月底,印度糖产量为472.1万吨,与去年同期的439.2万吨增加了41.9万吨,已经签订了约350万吨的出口合同。 根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数据,2021/2022榨季印度食糖产量预计3470万吨,较上榨季的3376万吨增加94万吨;消费量2850万吨,较上榨季增长50万吨;出口量700万吨,较上榨季的720万吨略低;期末库存1437万吨,与上榨季的1417万吨相比,变化不大,库销比仍高达50.4%。 印度乙醇生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关于乙醇与汽油的混合,印度糖厂协会(ISMA)表示,2020/2021乙醇销售年度(截至11月底),乙醇的混合水平将达到8.5%;在2021/2022乙醇销售年度,乙醇的混合水平估计将达到10%,对应糖的转化量约350万吨。未来的目标是到2023年将600万吨的糖转用于乙醇生产,这对于印度实现去库存有积极意义,但最终转化程度将取决于国际糖价。 印度对于国际食糖价格的影响程度主要看其出口量。2020/2021榨季印度出口形势好于预期,高糖价高运价都没能成为销售障碍,各家机构对印度2021/2022榨季出口预测为600万—700万吨,与上榨季持平,加上乙醇消耗,印度进入明显的去库周期。 泰国产量自低位回升至常态水平 因干旱问题缓解,泰国食糖产量从连续两年的历史低位回升。根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数据,2021/2022榨季泰国食糖产量预估为1000万吨,较上年的759万吨大幅回升;预计出口1000万吨,大幅高于上榨季的400万吨;期末库存将从上榨季的870万吨回落至630万吨。这将有效缓解亚洲市场贸易流紧张的局面。 整体上,全球食糖产量变化不大。2021/2022榨季,印度产量预估基本持平,出口量也维持在上榨季水平;泰国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巴西产量不确定性较大。全球消费逐渐恢复到常态,2020/2021榨季在高糖价、高运价的情况下消费依然良好,令市场对于未来食糖消费持乐观态度。而随着消费端持续回暖,2021/2022榨季全球食糖继续消耗库存,供需结构持续改善。 据美国农业部最新预估,2021/2022榨季全球食糖产量将增加96万吨至1.81亿吨;全球消费量1.75亿吨,同比提高338万吨;期末库存4566万吨,同比下降310万吨。国际糖业组织(ISO)预测,2021/2022榨季全球食糖短缺255万吨,全球食糖产量将减少18.5万吨至1.7047亿吨;全球食糖消费量将达到1.7303亿吨;季末库存为9325万吨,比上年同期的9674万吨减少349万吨,同比降幅3.61%。 B2021/2022榨季国内食糖产量有所回落 2021/2022榨季,因甜菜糖减产,国内食糖产量小幅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12月的预测,2021/2022榨季我国糖料种植面积2048万亩,较上榨季减少6%;产糖量1017万吨,较上榨季的1067万吨减少50万吨,降幅为4.7%,略低于11月初全国糖业会议上预计的1022万吨。降幅主要来自甜菜糖产量大幅下降。新榨季内蒙古、新疆甜菜预计减少47万吨。甘蔗糖产量变化不大,广西估产630万吨,云南估产220万吨。 同时,进口量依然是国内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2020/2021榨季我国食糖进口633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256万吨,增幅68%。2021年1—10月我国食糖进口量为464万吨,同比增加近百万吨,增幅27%。 糖浆进口方面,有效的抑制措施仍未出台。2019/2020、2020/2021连续两个榨季糖浆进口量均在80万吨左右,按照七成的折糖比率测算,大约相当于每年进口60万吨糖。 国储糖因素再受关注。因过去两个榨季国内糖价不高,国储糖问题被淡化。《中央储备糖管理办法》于2021年4月10日正式施行。办法规定:如果全国或部分地区食糖明显供不应求或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可以动用中央储备糖。对于2022年特别是2022年下半年的供需格局,一旦国内糖价显著提升,储备糖出库因素应当予以考虑。 C消费观念转变悄然影响食糖长期消费 从几个主要含糖食品的生产数据来看,主要含糖食品产量均已回归到常态增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10月,我国软饮料产量累计15725万吨,同比上涨12.2%,此前三年的增速分别为6.9%、7%、-7.7%。 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随着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三低一高”健康饮食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消费者在饮料的选择上多了一重健康考虑,“零卡、低糖、无糖”饮料逐渐被青睐,该类产品市场表现突出。受此影响,该细分项下对应的糖的消费难有较好表现。 另一方面,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年轻人消费能力提升,食品细分项下不同子项目呈现不同的增长特点,部分品类休闲零食类消费仍保持较高增长。消费休闲零食品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烘焙糕点、糖果巧克力、膨化食品、休闲卤制品、坚果炒货、饼干及其他。在饮料当中实现的“无糖”“少糖”,又以其他零食的形式被消耗掉了,尽管这种抵偿量难以实现全部替代。 整体上,食糖以多元、零散的消费形式围绕着大众的日常生活,人口增速回落、健康饮食理念影响下,少糖是长周期趋势,但这种少糖是一个缓慢过程,对于食糖消费绝对量的减少不是一蹴而就的。 综上所述,全球主要食糖供应国减产预期不大。同时,因疫情已经持续两年,特别是2021年全球食糖消费恢复令市场充满信心,高糖价、高运输价格对于消费端的抑制低于预期,全球范围内食糖消费回升是普遍共识。因此,就全球供需而言,食糖处于去库存周期中的第二年,对于缓解现有库存压力意义积极,支持原糖价格维持在偏高位置,但因缺口幅度有限,供需矛盾不突出,在天气因素不超预期的情况下,食糖价格不具备大牛行情的基础。 国内维持“减产、不缺糖”的判断,国内制糖成本附近将有明显支撑,但上行驱动主要来自原糖价格。2021/2022榨季国内产量预计1020万吨;进口量预计略低于上榨季,但不确定性较大;糖浆进口仍维持在一定水平。下半年国内逐渐去库后,若糖价大幅上涨,则需要关注储备糖因素。在国内产不足需、需要靠进口糖补充的情况下,影响糖价的核心因素仍是进口量、进口价格。当原糖价格维持高位、进口成本高企,国内食糖价格中枢将逐渐上移,向配额外进口成本靠近。在进口成本不出现坍塌的情况下,国内制糖成本附近将有明显支撑。农产品估值上升预期也将利好糖价。预计2021/2022榨季郑糖主要运行区间在5600—6600元/吨。 来源:期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