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2...
2022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 环比...
2022年12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
广东多措并举助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稳产扩产
2023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标准折算率折扣系数发...
2021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
农业农村部:今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
表外资产持续回归 新增信贷“超预期”成常态2017年12月13日 09:10
  央行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新增信贷累计达12.94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信贷规模。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新增信贷增长强势,除了1月、3月、10月增速略有回落,其它月份信贷扩张均显著偏离市场预期。个中原因,除了居民消费贷款、企业融资需求增长旺盛外,还有金融新监管下非标转贷,规范限制其它融资渠道,相关业务重回表内。
  受金融监管影响,银行对企业的非标融资意愿下降,仅11月,非标业务总量同比减少3061亿元。“过去几年,一些小的商业银行通过非标和同业业务实现了资产负债表的扩张,非标相关业务对银行业绩占比较大。”东北证券宏观分析师沈新凤介绍,在这一轮金融监管下,这些银行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填补其它渠道融资收缩
  今年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2万亿元,高于近三年当月均值,并远超预期的8000亿元;9月新增贷款1.27万亿元,略高于此前市场预期1.1万亿元;8月新增贷款1.09万亿元,超过此前预期的9000亿元;7月新增信贷8255亿元,略超市场预期;6月新增贷款1.54万亿元,超市场预期的1.3万亿元;4月新增信贷1.1万亿元,远超预期的8150亿元;2月新增信贷1.17万亿元,远高于预期的8500亿元。
  “信贷的超预期增长主要是填补其它渠道融资的收缩,也体现了央行‘稳信用’的立场。”沈新凤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受金融监管影响,银行对企业的非标融资意愿下降,仅11月,非标业务总量同比减少3061亿元,表外融资渠道如委托贷款等发展明显受制约。相关业务一方面转向信托渠道,另一方面重回表内,表内业务快速增长。
  截至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3.6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而去年全年为12.8%,同比略有回落;信托贷款余额占比4.8%,同比高0.8%;委托贷款余额占比8%,同比低0.3%;企业债券余额占比10.6%,同比低1.1%。信贷高增、社会融资同比少增同时发生,这一现象在今年11月的金融数据中体现更明显。
  申万宏源固收研究团队预计,在去杠杆压力下,广义表外融资增速仍将继续下行,未纳入社融口径的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融资面临的下滑压力将比信托贷款更大,信贷高增但企业整体融资环境仍然偏紧。
  一批商业银行承压
  11月17日,相关监管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新规对流动性的影响引发了广泛关注。
  平安证券宏观分析团队认为,一方面,新规中刚兑的打破可能导致风险偏好较低的居民存款从表外向表内转移,由此带来流动性乘数级的收缩;另一方面,对于嵌套的规定、公不能对私的投资约束、非标与非上市股权期限错配的限制都将对信用衍生效率起到较强的负面影响。
  当前社会融资结构显示融资需求回归表内的特征已十分明显。在行业人士看来,资管新规出台,将对部分商业银行和主要大行产生不同影响。
  截至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8.2%,同比高0.7%。从当年累计新增社会融资的结构上看,人民币贷款占比同比增1.7%,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占比明显提高,但非标业务委托贷款、债券、股票融资占比都有所降低,呈现回表趋势。
  沈新凤介绍,在这一轮金融监管下,国有大行等业务相对传统,存贷业务和零售业务占比较高,在市场需求回归表内、市场利率上升但基准存贷利率未上调的情况下,业绩上升弹性较大。
来源:证券时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要投稿 | 广告服务 | 软件下载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99期货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镜像以及链接
声明:本网站提供资讯、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沪ICP备05058359号